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名人 查看内容

吴于廑先生治学追忆

2013-9-25 14:03| 热度:9131 ℃ |作者:陳勇|来源:网络|我要投稿

吴于廑(百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时代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 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 ...

      吴于廑百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时代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 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文学硕士及哲 学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鯁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歷史系教授,解放后先后兼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副校长等职。

  吴于廑先生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全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週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 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歷史研究(主编《十五十 六世纪东西方歷史初学集》共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99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主要论著集结于《吴於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在中国史学界,其宣导的整体世界史观,被誉為“世界歷史新理论在我国兴起”。[1]所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歷史卷》卷前专 文《世界歷史》,以及4篇专论世界史整体进程的系列论文(《世界歷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世界歷史上的农本与重商》、《歷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 的孕育》、《亚欧大陆传统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应》),是对整体世界史观的系统阐述以及运用新史观对人类歷史的宏观勾勒。诚如齐世荣 先生所言,1978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史体系的深入探讨,以吴于廑先生的成就“最為突出”。[2]

  吴于廑先生的世界史研究有多方面建树,按学术类别有通史编纂、世界史资料汇编、世界上古中古史研究、15、16世纪东西方歷史综合比较、西方史 学研究及史学名著编译、中西文化比较等等。其才、学、识為学界广泛称道。成就的取得源自长期的潜心求索所积淀的深厚学术底蕴。早在青年时代,其留学哈佛的 同窗好友、后来驰誉海峡两岸与新旧大陆的著名美籍华人学者杨联昇,就曾以一首归国诗送吴于廑先生:“思能通贯学能副,舌有风雷笔有神,同辈贤豪虽不少,如 君才调恐无伦。”[3]笔者不拟就业师的学术作全面评价,仅以受业中印象深刻的若干方面作些追忆。

  治学三阶梯

  60年代初,我入风景秀丽的武汉大学读歷史学本科,在一次师生迎春会上,教授们纷纷吟诗赋词,时為系主任的吴于廑先生书赠4个大字勉励同学: “由博返约”,意為青年学子应打下宽厚的学术基础,以便将来於某一领域作出专门性成果。10餘年后的1978年,本人有幸重返珞珈山母校,直接跟随吴师读 研究生。先生对我等“文革”后首批4名弟子谈治学,又进一步提出人生治学之“三阶梯”:宽—窄—宽。据先生解,人在青年时代求学应博览群书,学歷史不仅要 认真阅读专业方面的“看家书”,如基本的歷史典籍,而且应当涉猎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与经济史相关的经济学名著,与思想文化史相关的中西哲学,避 免学识单一、视野窄狭。这就是三阶梯中的第一个“宽”。中年时代治学者已有一定的基础学养,可集中精力选择某一专题探讨,以期深入下去,在前人基础上做出 自己的成绩,形成自己的学术主攻方向和治学特色。最好能在某专门领域中发现一系列连锁性研究课题,使专门研究赋有生命力。应力避中年治学仍方向不明,“打 一枪换一个地方”,浅尝輒止,事事无成。此谓之“窄”,即向专深方向发展。至相对老年阶段,由於基础扎实,专门研究业已取得拓进,治学者便可重新放宽视 界,在专精基础上转向综合,於较大学域内提升研究介面,获取更新的成果。此谓之第二个“宽”。

  吴师在随后讲西方史学的课程中,又以近代西方客观主义史学创立人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年)為例加以说明。兰克青年时代在莱比锡大学先后学习语言学、神学和史学,毕业后任中学古典文学教师,进一步钻研西方古典 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陀等人的名著,為日后研究打下了较好的语言文字和史料基础。29岁时发表处女作《拉丁与日尔曼各族史》,附录《近代历 史学者批判》提出“如实记述”的客观主义史学原则,在西方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渐入中年后以16至18世纪西欧政治史為主题,以各国档案库原始史料為依 据,撰写了一系列包括德、法、英等西欧国家的国别史以及突出上层政治人物的教皇史。晚年编纂7卷本《世界史》,虽仍以西欧為中心,但毕竟超越国别史界限, 体现其综合趋向。

  “宽—窄—宽”的治学三阶梯说并非一个呆板和僵硬的治学格式,而是反映治史者应当重视的成才之路:学步时要奠定厚实的基础;研究问题切忌大而空 泛,应科学选择自己的学术主攻方向;综合应当在专深的基础上进行。这些从学术发展史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对有志向抱负的青年学人无疑起著引路指向的啟蒙作 用。歷史研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素养和较长的週期,史学家往往不易在青年人中大量涌现。治史者应尊重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作长期求索钻研的思想準备。 治学三阶梯说為人们学习史学乃至整个人文学提供了闪光的学术智慧和门径。从吴师习史的眾多研究生弟子,多年后仍体会到这种教诲的可贵。

      学术转弯与学科发展

  吴于廑先生讲究师德,也十分尊敬自己的老师,更善於从老师的谈话中吸取治学的营养。吴师生前多次与弟子谈及自己被南开大学经济所免试录取為研究 生的经歷。先生所撰《自传》中对此有更详实的记载:“1938年冬,在经歷了抗日战争初期一段流离失所的生活之后,我到达了昆明。当时昆明已经设立了包括 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在内的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先生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兼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陈先生同我谈话约一小时,问了我好些问 题,其中有的涉及东西方对知识的看法。谈话将要结束了,他说:‘南开经济研究所正在恢復,计画招收几名研究生。你来吧,不用考试了。’……在他同我仅仅作 了一次谈话就决定收我作研究生,这对我确实是出乎望外。”[4]其实,这种不拘一格的录取方法,正反映了这位具有很高办学才能的学者之慧眼所在。陈序经 (1903—1967年)毕业於復旦大学,赴美留学时获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后又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31岁即受聘為南开大学教授并主持南开经济研究 所,35岁已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院长。“免试”其实不“免”,只是变换為更讲实效的“面试”。陈序经先生的眼力很准,他此次“破例”录取的学生,两年多以 后与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的张培刚一起,成為清华大学第五届公费留美学生(总数17人)中仅有的两位文科学子。

  吴师从陈序经先生谈话中尤為受益的是另一种学术上的“潜影响”。儘管陈先生已决定收他為研究生,青年吴于廑仍感犹疑,原因很简单:大学学歷史出 身的人能否改读经济类研究生?陈序经先生对此问题的答覆也很简单:“在学术道路上,不怕转弯,多转几个弯,自有好处。”一番话语拨开了学子心中的疑云。在 南开学习期间,吴于廑先生不但首先从经济史入手试行“转弯”,而且进一步认真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歇尔、张伯伦等西方经济学大家的原著,也读 经济地理方面的书籍。进入哈佛后,又在治经济史的同时兼治西方政治思想史和法制史。经歷诸次学术转弯,吴师渐渐萌发对东西方文明作比较综合的构想,并在南 开和哈佛的研究生论文中进行了专题探讨,其中南开论文引起吴景超等前辈学者的注意和推奖。70年代后期起,作歷史比较研究的想法又在他的脑海中再度活跃起 来,并最终形成从全域考察和研究世界歷史的整体史观,使海内外学人為之瞩目。

  联繫前述杨联昇先生赠吴师由哈佛学成归国的诗句“思能通贯学能副”,自然会想到学术转弯与学科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繫。吴师晚年对学术转弯的益处有 深刻的总结:“所谓转弯,就是多踏进一些相关的学科领域。这样做的好处,在於能够开阔视野,不以一隅自限。学术上转弯,看来有不同发展的可能。一种是转弯 后不再回头,一种是转了弯又踏上原路。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有利於祛除狭隘之弊。学歷史的人,……应当力避狭隘,因此不妨转转弯。”[5]以开放的心态 治学,善於从相邻学科中吸收于本学科有益的成分,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就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盛行的“学科交叉”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某种学术的突破性进展,往往出现於学科的交叉点上。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福格尔和华盛顿大学教授道格拉斯•诺斯之所以荣膺 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因為他们把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和歷史学结合起来研究经济问题,為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诺斯与罗伯特• 汤玛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早已為我国读书界所熟知,其中对近代早期英、法、荷兰、西班牙四国的歷史比较,就吸取了人口学、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 方法。以陈序经、吴于廑先生的话语来说,也就是运用“学术转弯”的方法。

  直至晚年,吴于廑先生一直保持著这种开放的治学心态,从不固步自封。先生病故后,弟子们清理他所借图书,其中一本為借阅不久的英文《气候史》。 法国年鉴派史学近年开闢气候史、体质史、心态史等新史域,為原有经济社会史范围的扩展,这种新的史学动向受到吴师的及时关注。我们无从得知吴师对这本气候 史的具体看法,但从他生前与学生的谈话中可以大致领略,人类社会与环境自然的关係是歷史研究不应忽略的层面,气候变迁也是治史者应适当具备的知识成分,对 这方面情况的瞭解或许也可称作学术转弯,同样便於扩大视野。

  关注和推行学术转弯的人多了,便会出现相应的交流园地。值得一提的是吴师生前為系资料室选订的一份史学刊物《跨学科歷史杂誌》(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於1970年创办。与办刊歷史悠久的《英国歷史评论》等史学刊物相比,这份刊物还显得那麼年轻,而且出自一所理工大学之手。然而事 实证明创办者颇有人文眼光,《跨学科歷史杂誌》现已成為国际上主要的史学刊物之一,吸引了包括剑桥、牛津、耶鲁、普林斯顿等一流大学的诸多著名学者前来投 稿,具有很高的学术品质和鲜明的创新特色。武汉大学世界史专业研究生的论文撰写,已从这份杂誌的成果中受益,包括资料的引用和学科交叉思想的薰陶。


12下一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