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关注 查看内容

宝应好人群体点亮“道德星空”

2013-11-24 08:22| 热度:4958 ℃ |作者:中国青年网|来源:新华日报|我要投稿

  宝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谭炳才手里有一本厚厚的“好人”档案,11月初这本档案簿里又多出两个沉甸甸的名字:  10月29日晨,宝应农民张志成用20秒奔跑,跃入河中,救起一名落水农妇。10年来,张志成 ...

  宝应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谭炳才手里有一本厚厚的“好人”档案,11月初这本档案簿里又多出两个沉甸甸的名字:

  10月29日晨,宝应农民张志成用20秒奔跑,跃入河中,救起一名落水农妇。10年来,张志成曾经4次如此奔跑,但这次再没能上岸。

  10月31日,在苏州当公交司机的宝应人董洪年,驾车途中突发疾病,紧要关头,他镇定地将车辆停稳。车上20多名乘客安然无恙,而他却倒在一旁的妻子怀中,再也没有醒来。

  “今年我们已有5人登上中国好人榜,8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名单,我手里的档案记载着350多个‘宝应好人’。”宝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顾长荣告诉记者,最初凭着记忆就可以扒拉着数一遍,到如今翻一翻也要费上半天功夫。

  自“好人工程”诞生的第一天,一个挖好人的机制就在宝应全县铺开。搬出一叠厚厚的“宝应日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春雨翻开了几期:“过去一年多,我们把二版头条拿出来,只要是出版日,每天雷打不动都会宣传一个好人,而这些好人都是记者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一个个挖掘出来的。”市民观察团团长姜寿荣说:“几年来,市民观察团共出了76期简报,每一期都有我们从机关单位、社区等筛选出的文明市民、文明现象。每当有好人出现,我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宣传出来。”

  宝应还通过说唱画摄全方位宣传好人。这个月底,宣传好人的“好人颂”戏曲大赛即将打响,各乡镇通过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淮剧形式,把本地的好人模范搬上舞台。

  其实,“宝应好人”都是身边的凡人,他们或是农民,或是老师,或是商贩,其大爱往往寓于平凡的小事中,一件件或许不大起眼,却滚烫得足以温暖每个人的心。安宜镇大桥社区居民陈鹤琴退休后,10年如一日,热心帮助社区料理几位孤寡老人的生活;1600多名留守儿童的“妈妈”许芩,花大量时间与财力创办“星星点灯”留守儿童合唱团,21个留守儿童合唱团遍布全县各镇;36年前,年仅25岁的孙云凤嫁给了射阳湖镇特等伤残军人张永宽,患难与共,不离不弃,先后两次将处在死亡线上的张永宽拉回来……

  当凡人善举成为寻常之事,城市文明就有了深深扎根的土壤,有了开花结果的希望,而宝应回馈给好人的是“好人不吃亏,好人有好报”。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一首赞美救人英雄张志成的歌曲,已由扬州籍的军旅歌唱家乔军完成制作;扬州大学艺术学院里,一座张志成的雕塑即将诞生。火场救人受伤的英雄孙超,回首41天的住院日子感言:“那是一段疼痛的日子,但更是一段深受感动的日子。”孙超因烧伤面积大,地方医院不敢收治,县委宣传部第一时间获知后,立即要求全力以赴抢救。住院期间,无数不相识的市民先后到医院看望,让孙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宝应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我们就是要把最高的荣誉,给予那些帮助我们仰望道德星空的人们。”顾长荣说。今年年底,该县将成立“宝应好人关爱基金”,要求文明单位与有困难的好人结对帮扶,建立系统完善的好人救助机制。这两年,宝应的志愿者组织蓬勃发展,涌现了爱心妈妈、萤火虫、小雨伞等一大批的志愿者品牌,一个小镇甚至拥有30多支志愿者队伍。全县数万人参与到这种长期做好事的模式中来。“好人现象”引发“好人效应”,个体行为已逐渐成为宝应人自觉的道德实践。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