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刺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心灵手巧的女性绣娘,然而在宝应却有着一位“男绣娘”,他不但较好地传承了刺绣艺术,还把这一艺术变成了一门产业,走向了世界。 他就是钻研乱针绣的朱军成。1989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刚进修完油画专业的他,赴常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学习乱针绣技艺,两年的时间便掌握了乱针绣的全部技法。1991年朱军成组建了一个刺绣工作室,让刺绣产品走向市场。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他潜心新创十几种针法,把线进行劈分,最多时一根线分成了32支,每支相当于蚕丝的一半细,让刺绣的表现效果更加细腻立体。 1998年,朱军成又组建了刺绣研究所,集交流、传授、生产为一体,并先后在苏州、扬州等地开起工作室和直营店,每年百万元以上的作品就售出不下15件。收入提高了,愿意从事这一“苦差事”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研究所人员已从最初的十几人达到了如今的200余人,他的作品也走向60余个国家。 朱军成说,让艺术成为产业才能解决传承问题,让产业支撑艺术才能让艺术走得更远,他的梦想是把研究所开到国外去,让国外的平民都能知道扬州乱针绣。 崔根元 文/图 ![]() 朱军成指导学员绣扬州瘦西湖。 ![]() 朱军成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的作品《母亲》。 ![]() 朱军成给学员讲解绣国外人物手法。 |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及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