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宝应新闻 查看内容

宝应小老板,纷纷扎根乡村当“村官”

2014-1-2 16:35| 热度:6675 ℃ |来源:新华日报|我要投稿

  “小老板赵永余当副支书了!”去年12月28日,记者来到宝应县柳堡镇新安村,听到这件新鲜事。  赵永余是村里的养鸡兼养猪大户。他人勤快、头脑活络,一年养猪上百头、蛋鸡近2万只,是周边十里八村有名的小老板 ...

  “小老板赵永余当副支书了!”去年12月28日,记者来到宝应县柳堡镇新安村,听到这件新鲜事。

  赵永余是村里的养鸡兼养猪大户。他人勤快、头脑活络,一年养猪上百头、蛋鸡近2万只,是周边十里八村有名的小老板,邻里乡亲对他很钦佩。

  小老板怎会走上“从政”路?柳堡镇党委组织委员姜贵山说,去年夏天,赵永余因个人创业事迹过硬、公开演讲又很出色,先后当选“柳堡镇十佳农村好青年”和“宝应县百名优秀农村好青年”。

  “何不让赵永余到他所在的新安村任职?”这个念头,一下子从姜贵山脑子里冒出来。这些年,农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就业打工,村干部平均年龄已过5旬,接班人问题“火烧眉毛”。

  对姜贵山这个想法,镇党委书记沈学权表态“可以一试”,县委组织部也开了“绿灯”。县里评选“农村好青年”,也想发现有培养前途的村级后备干部,打破村干部人选要么“打着灯笼找不到”,要么“矮子里选将军”的困窘。这次,政策上还开了个“改革”口子:县里不强求发展专职村干部,鼓励各镇吸纳创业成功人士到村“兼职”,薪水待遇可保留在原单位,不打任何折扣。

  从县里回来,姜贵山找来赵永余。一番攻心,小赵来了干劲。

  赵永余果然不负所望。8月当选村支部委员后,他就发挥专长,带领老乡搞生猪养殖,并承诺提供种苗、防疫、饲料、销售等一条龙免费服务,最关键的,还有一句承诺:“绝不赚大家一分钱!”很快,村里就有10多户积极响应,重新收拾自家的老猪圈,订购苗猪。

  在柳堡镇,像赵永余这样的案例,近三四个月已被复制10多个样本。

  在芦东村,记者见到副支书郭峰。“进入角色快,是个好苗子!”对这个年轻人,55岁的村支书鲁玉林如此评价。

  小郭也是入选“农村好青年”后被发掘出的,他是芦东村人,在镇上电工材料厂做营销员,年收入20多万元,有房有车,同样是左邻右舍眼中的“小老板”。鲁支书曾动员郭峰到村里干干,被他“婉拒”了:不干营销员,去当村干部,经济上太吃亏。

  镇里给小郭开出“带薪上岗”优惠条件,他可以厂里、村里“两不误”。这次,他接受村里邀请。

  小老板能在村里蹲得住?乡亲们半信半疑,观望、看热闹的不在少数。但不到两个月,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就在村里传开:郭峰靠自己在厂里积累的人脉,从外地引进一家服装厂到镇落户。按镇里政策,村里以后每年至少收入5万元。

  秋收期间,看着村里稻田过于零散,收割机无法连片作业,郭峰动员乡亲们把承包地进行20多年来首次“优化组合”,也算为村里啃下一块“硬骨头”。接着,他又动员8户流转出60亩地给种粮大户。70岁的胡风生从中直接受益,自家8.8亩地从此不用自己费一点力气,每年坐收五千多元收益。

  “平时一般在村里上班,厂里通过电话遥控。”郭峰在网上注册销售公司,保证在企业的业务照常进行。

  在宝应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徐迎春眼中,这些农村干部队伍中的“新面孔”,是镇村级基层党组织激发活力的希望。“在宝应这样的劳务输出大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实需要创新方法,打破条条框框。”

  宝应在去年完成的村党组织、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有256名县镇两级评选出来的“农村好青年”进入村班子,其中七成是被群众称为“小老板”的创业者。

  本报通讯员 张大庆 艾红涛 高厚富

  本报记者 耿 联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admin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