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风情 查看内容

一位宝应黄埔公社知青的回忆

2014-2-28 09:42| 热度:8289 ℃ |作者:佚名|来源:程建功的博客|我要投稿

  今天是插队43周年纪念日。前些时候,同插队的插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纪念他上河堤挑工的经历,我看后非常感动,知青的岁月历历在目。他写的很真实,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把他的文章发表于后,以纪念我们的插队生 ...
  今天是插队43周年纪念日。前些时候,同插队的插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纪念他上河堤挑工的经历,我看后非常感动,知青的岁月历历在目。他写的很真实,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把他的文章发表于后,以纪念我们的插队生活。
  四十年前的今天[注1]
  四十年前的今天,我正在江苏省入江水道工程当民工。
  1971年6月19日,我和另一知青与12个农民一道,作为生产大队选派的“壮丁”,走上京杭大运河边的淮河入江水道工地,度过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历时三个月的真正民工生活。
  一条大绳、一根杠子、一顶“汉奸帽”(知青们的“戏称”,宝应的一种小草帽)、一付垫肩、一条田径裤、一双遮不住脚底板的破草鞋(整天在石头堆里摸爬滚打,新草鞋要不了一天就底朝天。一双草鞋一毛钱,承受不起。好在久经磨练的脚底老茧早已不惧石头棱角的尖利),就是那三个月我从头到脚的基本装束。
  活很重,同去的两个农民累得吐了血。那深红的血块和嘴角的血丝,触目惊心、平生首见。但在那儿能吃饱,公家明令配给的一天二斤二两米的干粥烂饭,管保撑个肚儿圆。
  工地食堂粥多菜少,除了煮冬瓜就是青菜汤。可人人皆知:干此力气活不能缺油水!为防体力透支,平日省吃俭用的农民,不得不将自家自留地种的菜籽油带上工地。开饭时倒在饭盆里,黄油、白饭的和着吃。而我所在的知青点,因正值青黄不接的“春荒”时节和连日淫雨,上工地前就已“缺粮断油没草烧”[注2],焉有油带?
  天无绝人之路,素油断档荤油补!去杀猪的农户割二斤白花花板油,熬好后洒一把葱花丢两撮盐,满满灌它一军用水壶带上。这动物性脂肪的“卡路里”,绝不逊于农友们的植物油(那年头,可烦不了什么“胆固醇”、“高血脂”,更不知还有什么“动脉硬化”、“脂肪肝”)。天太热,猪油已呈液态,倒入饭里一搅合,那个香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字:“爽”!
  倒底是跨越苏、皖两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场面宏大、人流如织、红旗猎猎、喇叭声声。仅我们这个工程点,就汇集了全县诸多公社民工。依旧是传统的人海战术:偌大工地上,那吐着黑烟大声轰鸣的三两台推土机的巨大威力让人啧啧赞叹,但主力军仍是“蚂蚁搬家”的扁担挑、小车推。我们公社的数百条精壮汉子,则另有“护堤”重任:将防洪抢险用的石块装上船或卸下船。每天的“生活”就是:一根杠子两个人,在颤悠悠的跳板上侧身“走猫步”。刚开始,还真有点“抖惑”(小腿肚子发紧,脚下湍急的河流更让人晕眩):长长跳板,一头搁岸、一头搭于高高船帮。抬着沉甸甸的石块,在倾斜且被重压成“弓”同时上下晃动的窄窄跳板上侧着身子“猫步”走板,不仅要力气、技巧,还要求“同一杠”的“杠友”配合默契。稍不慎,即可能“飞身入水”。好在一则会游泳,两把就上岸(上工地前,上面就明确要求:一、男性;二、青壮年;三、会水);二则岸边的水往往不深;三则,天太热,“趁机”下水清凉,岂不乐乎?关键是,能否躲过一同坠落的石头?半裸身躯与滚动石块的“亲密接触”,可不那么“好玩”。
  打号子,是抬石者的一种自我保护,也是“杠友”间同步协调的勾通方式。经一段“小腿肚子由紧到松”的“修炼”,“走板”功夫已“炉火纯青”到“小菜一碟”境界的自己,始发现“师父”——农友们从胸腔底部发出的“哎哟、哎哟”的号子声,太沉重、单调、压抑。于是,提升发声部位,小作节奏、曲调、词语的“优化”,加点抑扬顿挫、悠扬高昂的“艺术气味”,自己“吼”起来顿时精神陡增,还真有那么点“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感觉[注3]。
  晚饭后,在宿营地——干涸湖滩临时搭建的一字长排的芦席棚旁,面对夕阳余晖下的高宝湖高歌一曲,则是民工大军中诸多知青的喜好。我就是在此时此地学会了那首《川江号子》:“长江流水长又长,波浪滚滚向远方,高山那个峻岭挡不住哟,冲破三峡到海洋。江上浓雾漫四方,乌云重重盖长江,联手挥动桡和浆哟,拨开那云雾迎太阳”。高亢激昂的曲调、贴近身处环境的词意,使作为“知青民工”的我,被之吸引,为之动情。从此,这首歌就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抵御日后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的一种力量源泉,也成为我卡拉OK时一展歌喉抒放情的唯一招牌歌。
  三个月的暴晒和风吹雨打,使周身黝黑,除了那条田径裤还露着“城里人”的“尾巴”外,与我们的“再教育老师”已彻底“打成一片”。工程末,一“知青工友”提议:一起去县城,照张上述着装的“标准相”,留个纪念。遗憾的是,我未应承。我觉着:还不知道要在农村待到什么时候,说不定还真要“扎根农村一辈子”,照这相有啥意思?未曾想,数月后,大西北的一纸调令[注4],就让我永远告别这片“广阔天地”,永远告别难忘的插队生活——尤其是在水利工地留下的这抹既饱蘸艰辛汗水又不乏青春朝气的最最浓重一笔。否则,将可给永不复返的这段人生经历,留下一最生动、形象的永久印证。
  往事如烟、岁月无痕,一切都已过去。惟有伴随我从苏北到西北,又从西北回归故里的那张“五好水利战士”的奖状[注5]和那首歌——那首依然能震撼我心灵的《川江号子》,仍时不时漾起这段青春的记忆,让我再次感受青春无畏、青春可贵、青春无价的真谛,再次茗品回味“磨难是一笔人生财富”的深邃蕴涵。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一条曲折回转的河。
  青春的岁月像首歌,一首起伏跌宕的歌。
  一条流入心田的河,一首难以忘怀的歌。
  一条岁月汇成的河啊,一首用青春谱写的歌!
  [注1]:2011年7月3日,36.6℃。桑拿般的闷热蒸腾中,骤想起四十年前同样也浸透汗水的那段经历,遂生捉笔挥写冲动。然,四十年人生沧桑,详情细节已淡漠依稀。好在当年的那本薄薄日记还在;与分别近四十年且漂游他乡的“知青工友”的数次电话沟通,亦让这段青春记忆日渐浮现、清晰。
  与置身空调房的今天相比,“四十年前的今天”要艰辛许多!但那时我们年轻,也正是此“少年不知人生苦”的清纯稚气,让我们用歌声和汗水送别这段青春邂遇,并将之永久嵌入漫漫人生的记忆。
  [注2]:此窘境可从当年日记略见一斑:
  1971年6月6日晴
  今天借了队长(家)一点油,结束多日无油的生活。
  1971年6月16日阴到雨
  今天就没粮吃了。早饭找张洪元借的大麦片,又没有草,就东拉一把、西扯一把的烧了,把生产队圈粮用的席子都烧了部分。中午(收工)回来又累又饿又困,又到张洪元家借点大麦片,找张洪贵家借了点油,到老姑娘家要了点韭菜。但没有草烧,饭好不容易烧起来,菜却无法烧了。只得到(麦)场上抱了点未干的麦草,困难的烧了。没有草烧跟没有米吃一样难过!饭不够,就将大麦面头子烧成炒面,合点开水,马马虎虎吃了下去,又戳嘴又难吃。
  [注3]:几年农村生活的磨蚀和“广阔天地”的巨大“吸能”效应,“冷却”了曾被赋予“解放全人类”重任的一代人的炽热激情。在不容违抗的“扎根农村一辈子”的宣传大环境下,“回城当工人”,才是我们这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再教育对象”隐匿心底的真正理想。
  [注4]:人力匮乏的大西北的“照顾职工子弟”政策,让我从长江下游来到黄河上游。尽管未能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但毕竟是走入省城的国营工厂。正是在河西走廊这片干涸贫瘠的黄土地,寻觅到我的人生追求,也奠定了未来生活的基本模式和旋律。
  [注5]:由江苏省扬州专区革命委员会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分指挥部1971年9月16日签发的这张奖状,带有明显时代特征:挑河的民工被誉为“水利战士”;奖状正上方是那些年无处不见的“老三篇”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两边则是三天前刚刚坠落温都尔汗的副统帅的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随即而来的“批林批孔”浪潮中,悄悄将副统帅的题词剪去,方保留下自己用汗水换来的这张残缺的“工字型”奖状。
    坦程2011-10-25发表于新浪博客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