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宝应射阳湖农业起源与水利治灾

2015-6-15 10:46| 热度:5343 ℃ |来源:射阳湖侠客|我要投稿

射阳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水灾多发,饱受洪涝侵害。频繁的洪水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直接造成政治上的动荡不安。民间曾流传:“射阳积雨千村哭,一村无有稻一斛。……尔今去此欲何依,天 ...
  射阳湖自古地势低洼,湖荡纵横,水灾多发,饱受洪涝侵害。频繁的洪水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直接造成政治上的动荡不安。民间曾流传:“射阳积雨千村哭,一村无有稻一斛。……尔今去此欲何依,天灾流行到处酷。”据《明史》、《清史稿》载,古射阳湖地区浊水泛溢时,倒坝决堤,受祸尤深。每隔2-3年就有一场大水的灾难,湖区百姓深受其害、深感不安。然而,古射阳湖农业及水利一直受到历代统治者和先民的重视,曾经有能人干臣在水利治灾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射阳湖农业发展写下光辉的篇章。
  古训说:“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可见古人深知水利之便的重要。纵观古射阳湖的历史,统治者大都有筑堤束水、开滩垦田作为发展农业的必然选择和必要措施。在必经之路中,古人有战胜自然灾难的信心和勇气,集中智慧,战天斗地,不断地寻找美好的生活,其水利治灾、开滩垦田就是苍茫大地与力量的较量、劳动创造与命运的纷争。
  射阳湖,古称射陂。历史上是江淮间著名的大湖。据史料记载,射阳湖地区远古浅水海湾的一部分,后由内海形成的湖被称为泻湖。泻湖在演化的进程中,海岸东迁,淡水冲灌,逐渐分化、堵塞、堆积成洼地平原,并残留下众多湖泊和沼泽湿地。所以射阳湖自古被称之为水乡泽国。历史记载,直到元、明朝,射阳湖尚有海潮侵溢。今天的落潮堡、蒋家堡的村名都与海湾有关,湖岸边上还有多处贝丘遗址(近人胥传杰先生称之蚬滩奇观),的确是远古大海地貌的现显。
  自泻湖成形,已脱离动物界的先人择地散居此地,当农业尚末产生时,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先民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便创始了农业,以采集孕育原始种植业,以狩猎孕育原始畜牧业,这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自从射阳湖涎生陆地后,远古氏族才真正定居。他们占据湖区,部族众多时,被封地得姓,为淮夷祁氏族部落。据射阳湖镇潘舍村、王坤村曾先后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犁、石轮、贝丘沙堤等物考证,早在新石器中期,这里已有原始先民渔猎、垦殖、并形成最早的部落,开启了射阳湖区域农业的历史(又叫人力、石器农业时期),养育着淮夷先民,并繁衍了几千年。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准备讨伐齐国,争霸中原,修筑邗城(扬州城),开凿邗沟,利用射阳湖天然湖泊,这一东西窄、南北长的现成水道,开成最古老的邗沟东道。夫差的大军征服射阳湖淮夷。《墨子》,“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齐,……东而攻越,九夷之国莫不宾服。”其实,夫差称霸的梦想最终被“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击碎,古射阳湖却从此成为沟通江淮、连接南北的重要航道。射阳湖镇古邗沟大码头成为千年来的漕运码头。直到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邗沟及古码头列入为大运河遗产中的重要遗迹,并得到保护和修复。《中华文明史》认为中国大运河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成果,而我们认为射阳湖就是人类早期文明成果的建设者和拥有者。
  东汉建安初年,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移治于射阳县。他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为了推行曹操的屯田制,便利农田灌溉,陈登在广陵采取了一系列兴修水利的措施,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便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在广陵陈登做了有深远意义的水利工程。邗沟改道,使邗沟不再向东北绕道风急浪高的博支湖、射阳湖,而是由樊良湖(高邮湖)北口注入津湖(今界首),向北直通淮安。考察射阳湖,积极开发水利,蓄水灌田,种植谷物,减少饥荒,使汉末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秔稻丰积”。陈登在广陵期间,治政有方,民赖其利。确是一代良吏,有着“扶世济民之志“的才俊,甚有威望,“甚得江淮间欢心”。
  三国时期,射阳湖地区农地开发得到发展。多地陆地平原被辟垦,这与当时兴修水利有关。曹魏时,为了广增田亩,着力推行屯田,转向移民垦荒,并督促向滩涂荒田开垦。据《宝应县志》载:“广陵王有过,其相胜之,奏夺其射陂,以赋贫民。意思是射阳草田原为汉广陵王刘胥分给贫民。
  由唐至宋,射阳湖进入围湖造田,屯垦滩地的黄金岁月。当时苏北平原沿海沙岸地势低平,每逢夏季大潮季节,海水往往泛滥成灾,或逆河而上,破坏淡水水源。《阜宁县志》载:“每东风大作三五日,常遇海水入射阳湖;水涨溢,常至平河溪,溪田多漫.”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海塘建筑显得很有必要.大历年间(公元766年~公元779年),为了遏潮以阻咸流,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上书朝廷,奏准筑堤,主持修筑了常丰堰,使里下河地区完成农耕开发,成为常丰富庶之地。作为一名能臣干吏,李承在担任淮南西道黜陟使时,“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其间李又主持屯垦射阳湖,使境域西部逐步形成一片内河水系。其水利效应一直延续到北宋,历时长达250多年。
  北宋时期,因常丰堰年久失修,导致“秋潮之患”。时任西溪盐官范仲淹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海堤,被朝廷任命为兴化县令。于天圣二年(1024年)征集四万民工,沿着唐代常丰堰旧迹重修海堤,名曰“捍海堰”。故人呼之曰“范公堤”。至北宋,射阳湖区农业已经上升到主业地位,大体以种稻为主。朝廷鼓励农作物品种的南北交流,湖区开始引进麦类品种。元祐七年(1092年),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身份任扬州知府,因遭遇旱灾,祈雨文中写到,“望此夏田,以日为岁。大麦已秀,小麦已孕。”可见,此时的里下河平原已全面实行稻麦轮作。富庶、安宁、美丽的射阳湖,那时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水鸟啾鸣,渔舟出没的大湖景色。有范仲淹绝诗为证:“渺渺指平湖,烟波急望初。纵横皆钓者,何处得嘉鱼。”
  到了南宋,战事迭发,射阳湖备受战争的摧残。江淮地区成为南北交战的前线,湖区人口大量外逃,农田大片抛荒。抗金名将韩世忠曾率兵驻防射阳湖,一时湖荡成为战场。就在同时期内,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发生黄河夺淮的重大自然变故,给射阳湖带来了土地的沉沦、先人的葬身。战乱与夺淮,从而人口锐减,农业发展下降。唯有饥民集聚湖区,一时大造斗稍子船,居达数万,拥有兵杖,广结水寨,称兵作乱,社会动荡不安。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尽快恢复江北淮南的经济,先后移苏、松等处之民“以实淮阳凤滁”。因为移民发生在洪武年间,又是强制执行的,故称“洪武赶散”。当时的射阳湖已经湮塞成陆,大部分湖荡高地是逃荒的主要去处之一。他们往往寻找官府辖治薄弱,地方势力不及,地广草深的偏僻荡区地带,作为安家之处。有的单家独户,有的结伙成群,凭着一条小船,简单的生活必备用具,远来安家,边搭窝建房,边开滩垦地,经过长期休养生息,户口有了增加,生产有了恢复,经济有了发展。境内物产稻、麦大宗,酒醋作坊亦丰。农业开拓了连片的草滩垛田,自然村落亦逐渐形成。村史反映,许多村庄是明清以来,因战役和灾害由外地逃荒定居后形成的。直至清末后,射阳湖区多数或淤为荡滩,或垦为农田。据出土石碑记载,“区区平江,因瑄得名。明代恭襄,镇守淮扬。总督漕运,封平江伯。总理漕河,功绩史载。落脚扎寨,筑堤束水。高台平夷,流水向东。”明代水利家陈瑄,开启了明末漕运制度。为筑堤档水,曾遍访湖间。当地人民为纪念治水功臣陈瑄将平江伯筑堤档水,曾安营扎寨的地方以平江而定名庄名。
  传说中的大禹,疏导江河,障围湖沼,开挖沟洫,终于平息了洪水泛滥。这是远古先民治水的缩影。谈古,射阳湖作为入海通道和行洪走道,承接了黄河泥沙冲击的第一道防线、苏北里下河水害的第一个排泄,属于不争事实。论今,古射阳湖虽说离我们远去,失去了原有的湖光水色,但是保护现存射阳湖,留下大自然美景,是我们每个射阳湖人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注:参考和借用相关史料和文稿敬请原谅
  2015年6月13日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