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宝应历史 查看内容

宝应历史变迁:大象故乡

2015-10-14 14:41| 热度:7177 ℃ |作者:一路前行|来源:宝应生活网|我要投稿

参观宝应博物馆,一进一楼大厅,就能见一根象牙,长420厘米,最大直径22.2厘米,浅白色,月牙状弯曲,表面平滑,为国内出土同类化石之最,堪称“中华第一牙”。这根象牙是2003年9月在夏集 ...
  参观宝应博物馆,一进一楼大厅,就能见一根象牙,长420厘米,最大直径22.2厘米,浅白色,月牙状弯曲,表面平滑,为国内出土同类化石之最,堪称“中华第一牙”。
  这根象牙是2003年9月在夏集镇境内出土的,是一个古菱齿象牙化石,古菱齿象比猛犸象要大20万岁,体型比猛犸象还要大,是当时地球上显赫一时的“大象家族”。

  说起大象,在大部分人眼里,脑海里一闪而过的首先是动物园里那个招风耳、长鼻子、憨态可掬的大块头。众所周知,现在世界上尚存的大象只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亚洲象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南亚地区。
  大批古象化石的发现,证明宝应所在的淮河区域曾经是大象的家园,也许这里就是亚洲象的故乡。
  古菱齿象化石还曾在南京、泗洪等地发现过,包括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都出现过,由于在淮河流域发现较多,因而被命名为淮河象。
  猛犸象的门牙都是向上弯曲的,看上去很凶悍,但淮河象的门牙却是向内弯的。而且淮河象的牙齿长得很奇特,臼齿上有花纹,仔细辨认,这些花纹都是菱形的,一个个的菱形花纹,与生俱来,很美观。
  20万年前,那时气候跟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还是亚热带干旱性的草原气候,跟今天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的地貌气候条件非常相象,气温要比现在高,雨量比现在充沛,非常适合于象群的生活。
  那时的宝应地区草木繁盛,到处是森林……到处都郁郁葱葱。宝应以南则是古高邮湖。淮河象长得很温顺,吃的是树叶、树枝和嫩的树干与树根,过着群居的生活。虽然淮河象的敌人很多,老虎、狼、豹子在周围活动,但它们很团结,遇到攻击,公象会用门牙毫不留情地刺穿敌人的肚子,淮河象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10万年以后,原本温暖的气候,突然变得奇冷无比,由于淮河象身上没有长毛,不能抵御寒冷,最后可能被活活冻死。
  淮河象是大块头,也是“大胃王”,没有大量的食物喂不饱,在淮河象存在的后期,原始森林、河流渐渐没了,逐渐被干寒的草原替代,而长江也开始形成,阻断了南北的通路,给它们迁徙、觅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它们也许被饿死了。
  2003年7月,南京菊花台地铁工地上发现了一块淮河象牙化石,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许汉奎教授联合南京大学的脊椎动物化石专家刘冠邦教授,对化石进行鉴定后认为,该化石是生活在距今10万年至30万年的一头纳玛象(淮河象)的第三颗臼齿。在黄土层中发现这颗古象化石,说明古纳玛象生活的年代中北方已不断吹来“沙尘暴”,形成“下蜀黄土”。这种黄土从北方吹来,表明当时温暖的南方已不断承受着北方吹来的黄土,说明气候越来越冷。
  淮河象其实并没有灭绝,当中的一支向南迁徙,成为现代亚洲象和非洲象的祖先,而留下来的淮河象则渐渐适应了后来的寒冷天气,身上渐渐长满长长的毛,进化成面貌体态怪异的巨兽,就是猛犸象,它们一身又厚又长的毛随风摇曳,可以轻松抵御极寒的气候,就像一座座小房一样庞大,大概是那时的霸主吧。
  当时还有披毛犀、原始牛、鬣狗、普氏野马、熊等等,构成了淮河地域独特的动物种群,专家将其称之“第四纪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几万年过去了,冰川融化,淮河一带进入间冰期,气候又变得温暖湿润。这些巨兽开始向北方迁徙,一直到四千年前还在西伯利亚一带活动。
  1995年冬,位于宝应县城东南约40公里的芦汜河,广洋湖镇肖家村境内振兴河工地上,民工们发现大量“龙骨”之类的东西跟泥土混于一起,越挖越多。后经文物工作者清理,除找到古动物的身、腿、脊椎、臼齿等部位的一些化石外,还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长牙,该象牙实际总长3.7米,牙根部直径22.2厘米。象牙中空,牙尖部有开裂。经专家鉴定,这是一具猛犸象化石。
  宝应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南部的一具猛犸象化石,证明了猛犸象确实在宝应地区生活过。
  一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江淮地区的寒冷气候为猛犸象的成活提供了条件。猛犸象以植物为食,属森林性的动物,它的确生存要茂密的森林,广阔而丰盛的草原资源和寒冷的气候,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是难以成活的。
  在猛犸象动物群中,还有一种更优秀的灵长类动物活动于其中,他们就是下草湾人。他们与猛犸象同期进化,开始还能与其和平相处,但当进化到新人阶段时,人类学会了使用火攻和集体协同作战去捕杀成群的动物或大型动物,猛犸象就成了主要的狩猎对象。猛犸象在宝应地区完全灭绝,下草湾人肆意捕杀或许扮演了重要角色。
  下草湾人将主宰这里的一切,也将创造出更为发达的人类文明!
  小知识:象的进化史
  1、始祖象
  晚始新世出现的始祖象是已知最早的长鼻目,但不是长鼻目的直系祖先,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身体笨拙,大小像猪,趾端有扁平的蹄。既没有长鼻子,也没有长长的象牙,只是上唇稍大些,上下颌的第2对门齿也稍大些。
  2、恐象
  作为长鼻目进化的旁支,上颌没有长出长长的象牙,而是在下颌骨长出一对从下颌前端向下弯曲的长牙。它们在旧大陆从中新世一直生存到更新世。
  3、古乳齿象(铲齿象)
  作为进化出现代象类的早期类型,出现在早渐新世。身体比始祖象大了一倍,已经有了一条长长的鼻子;上下颌的前部比始祖象更突出,上颌前端第二门齿向前、向下伸出形成大象牙,下颌前端也有两个水平伸出的大象牙。有一类奇特的乳齿象,下牙变得很宽,像一把巨大的铲子,可以从浅水的湖底或沼泽中挖掘植物为食,因此被称为铲齿象。
  4、剑齿象
  真象类演化的早期代表,它们在上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时生活在非洲东部和亚洲的东部及南部。象牙长达3米,长直而粗壮。四肢长而粗壮。在中国甘肃发现的黄河剑齿象,俗称“黄河象”或“黄河古象”,它就属于剑齿象的类型。
  已灭绝的剑齿象地理分布仅限于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剑齿象高约4米至8米,是长鼻目中最大的品种。
  5、古菱齿象
  古菱齿象是生活在距今1万—20万年的晚期更新世的大型哺乳动物,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大象,成年古菱齿象体重可达10-14吨。其主要活动区域是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由于这类象的臼齿磨蚀到一定程度后,齿板的中央就会扩大呈菱形,因此而得名。淮河象为当中一类。
  6、猛犸象
  真象中另一类神奇的种类。距今1.2-4万年的更新世晚期,地球北半部生活着的身披长毛、体型高大的动物。它们适应寒冷气候生活,背部的毛最长可达50厘米,长毛下面还有一层绒毛,皮下脂肪厚达9厘米。猛犸象的头部还有高耸的大“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这是对寒冷地区的适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据推测分析,猛犸象时由于人类的捕杀猎取以及末次冰期的结束,使得种群因生存环境的恶化最后在距今1万年前从地球上消失的。
  7、现生象(亚洲象和非洲象)
  在地球上只剩亚洲象和非洲象还生存着,它们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丛林中,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资源贪婪的掠夺,使亚洲象和非洲象正在遭受着灭顶之灾,但愿我们人类能够从以往的教训中惊醒,保护好仅有的人类伙伴。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