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旅游 游在宝应 查看内容

走遍荷乡宝应:探寻荷乡记忆、展示荷乡风采(二)

2015-5-18 18:01| 热度:53779 ℃ |作者:柳西元|来源:新浪博客|我要投稿

  文化类栏目《走遍荷乡》正在启动,为了做备片。我们开始接触我县的文化。八宝亭是宝应地标性建筑,县名的由来又与唐朝真如尼姑献宝的传说有关。现在居于纵棹园中心位置的八宝亭是1983年重建而形成。在 ...
《走遍荷乡》之“千年古刹宁国寺(二)”

  起板的声音、晨叩钟谒、僧人修行
  千年古刹宁国寺
  第二集晨钟暮鼓
  字幕:清晨四点
  夏天,天亮得早,这是本峰来到宁国寺的第三个年头。早上的起板和撞钟都是由本峰负责。
  (同期声:打起板)
  记:那起板什么时候意思呢?
  本峰:起板,就是开禁了,叫僧人起床。
  记:这大约要花多长时间?
  本峰:要花半个小时。
  本峰今年32岁,他一直认为自己与佛有缘。起板结束,撞钟开始。早晨的撞钟有着严格的规定,共108下,分三阵完成,每阵又分成快18下、慢18下,这样可以祈求:国界安宁兵革消,风调雨顺民安乐。
  僧人们一天的修行是从早殿开始的,凡是寺院的僧人都要在起板之后,踏着晨钟悠扬的声音来到大雄宝殿,即将开始他们的早功课。
  (早功课的同期声)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我们上早课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们宁国寺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开始嘛,就是要唱宝鼎赞,然后大家所熟悉,我们僧人所熟悉的楞严咒,大悲十小咒,反正五堂功课吧。就是在早上的时候,应当说该上的都上了。所以早上的内容啊,包括敲打唱念都全的。
  现在宁国寺有僧众30多人,年龄最大的已经87岁,最小的20岁。根据每个僧人的情况,他们可以完成不同的修行。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应该说,我们每个僧人出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将来能修行,最后能成佛,但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也就是根基啊,他们的情况不同,去修行。比如说观世音菩萨以慈悲法门到最后能成功了,像地藏王菩萨,他以孝为先,以孝顺的孝为先,那么普贤菩萨以发大愿而成功的。
  圣慧今年27岁,2005年,他出家成为一名僧人。对于圣慧来说,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心中就开始了对佛教的向往。
  (采访:宁国寺知客圣慧)
  圣:我上学的时候呢,通常的人吧,学生吧,一些年轻人吧都是在读书,但我读的不是书,是经典。
  记:在出家之前你就读了很多的经典。
  圣:对,已经好象会了几部经典,就普通的经典我都会了,那个时候。
  记:那个时候你看这些经典,感觉自己有些什么样的心得?
  圣:经典吧,给人智慧,而且不是一般的,古人说嘛,书读万遍,其义自现,经典也是一样,你读懂了其中的意思,你觉得身心愉悦,好多东西都是你在生活世俗中体会不到的,只有我们佛教博大的八万四千法门才能够从中体会到。
  佛教教人“觉悟”。八万四千法门是修行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可以适合的法门进行修行。当你“觉悟”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和谐与宁静。无论是本峰,还是圣慧,他们把自己交给了佛门,他们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宁静,在经文的诵读中寻找着人生的智慧。
  (采访:圣慧、本峰)
  圣:我觉得佛教嘛,佛教是一个比较博大精深的法门,对我自幼虔诚信仰佛教来说嘛,佛教也是一个好象是为了化育众生,教导众生等等的,只有能够信仰佛教,对佛教,用佛教的理念来解脱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无上的法门。
  本:佛教的文化就是说对于提高人的修为,提高人的涵养,或者怎么讲?现在我们整个佛教的宗旨就是和谐佛教,这个和我们当前和谐世界的主题暗中就相吻合了,其实佛教的文化也是一种佛陀的文化就是一种爱的文化,说到底的一句话,就是让人间充满爱。
  两个小时的早殿结束以后,僧人们并不可以休息,他们还将有新的安排。
  (采访:宁国寺大雄宝殿殿主本峰)
  记:从起板到撞钟然后到早课,一共大概要多长时间?
  本:大概将近要三个小时。
  记:三个小时,那觉得辛苦吗?这么长时间。
  本:不辛苦,这是我们的信仰。坚持我们的信仰,这是我们自己应该的,再辛苦一点也无所谓。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我们上过功课以后呢,就开始用斋,早饭,吃过早饭以后呢,有的法师们半天是学习,学习经文,然后还有的法师们呢再安排一下,可以从事佛事活动。另外我们法师们还布置一些学习的任务,比如说书法啊,琴棋书画之类的。
  佛教把在家中的信众称为居士,相对于僧人们在寺院修行,居士们既可以在家修行,一旦有了时间,他们也会赶往寺院修行。
  (采访:宁国寺念佛堂居士杜宽生)
  杜:我们是修净土的,我们主要是一本经,一句佛号,一本经就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品德觉经》,这是阿弥陀佛的48愿度众生,一句佛号,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其实在宁国寺还有很多的居士,也根据根性不一样,比如说有的他的文化啊、智慧上不太好的啊,他们就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往升西方极乐世界。
  天气非常炎热,快近中午的时候,是僧人们又一次集中修行的时间。俗称中供,就是供佛活动,与众生结缘,这时,居士们也加入到修行的行列中来了。
  (采访:宁国寺僧值梦瑞)
  梦瑞:所谓佛供,它是指以香花灯涂果,茶食饱素衣之类等等精神及物质上的供养,就表示对佛法僧及师长的一种尊重,佛教有过午不食及持午之意,所以每次佛供之前,时间必须在午时之前。
  僧人们修行,通过觉悟来度自己,更要普度众生。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佛教的繁荣昌盛呢,也跟社会有很大的关系,跟社会经济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佛教呢,总的一条,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佛教积攒了很多的钱,比如说汶川大地震,我们佛教,我们宁国寺总共捐款将近21万,普度众生呢,有很多的方式,众生呢,有的有情众生,还有一个无形众生,普度众生的方法也很多,总的来说,为社会作贡献。
  (一段同期声)
  千年古刹宁国寺
  第二集晨钟暮鼓
  暮色渐起,僧人们一天的修行即将结束,暮色中,响起了激烈的鼓声。晨钟与暮鼓,记录着僧人们一天的生活。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僧人们一天劳苦的修行与生活。为着心中的信仰,僧人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让钟声、鼓声每天在心头响起,参悟出人生的道理。
  (采访:清纯法师)
  清纯:晨钟暮鼓嘛,到了晚上的时候,上晚殿,跟早上一样,要集中到大雄宝殿里去,上晚课,上了晚课以后,我们大概是九点半熄灯。也就是佛教上叫止禁,总的来说嘛,这一天下来的修行的生活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它,叫闻、思、修,一个闻就叫听,要去看,思,就去思考,看过了,看过经书之后要去思考,思考过去以后呢,要正行正信思想,做到永不褪色,把自己的信仰永不褪色,然后去进行正确的修行方法。总的一条,我们的宗旨,也就是希望世界和平,国家昌盛,人民安乐。
  在暮鼓声中,僧人们的晚殿修行开始了。
   ☆ 宝应生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稿件来源未注明或注明为“宝应生活网”“网友投稿”及“本站”的所有文字及图片,版权均属于本站与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或本站获得相关授权,非商业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链接”,谢谢合作。

   2、本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字及图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官方声音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在本站发布,或有侵权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屏蔽处理。

   3、欢迎您通过我们的官方QQ1160085805、邮件1@ibaoyin.com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宝应生活网”、微博@宝应生活网,与我们就相关合作事宜、意见反馈,以及文章版权声明或侵删进行交流。[投稿邮箱/tougao@ibaoyin.com[本文编辑/信息员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