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 宝应的词学名家——冯煦
  •     2013-3-18 13:51
  •   冯煦,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籍贯金坛,宝应人(冯氏世居宝应)。受业于宝应成孺,为成孺之高足。光绪十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二十一年授安徽凤阳知府,二十三年擢安徽巡抚。为晚清词学名家,清华大学 ...
  • 乔莱——一身正气乔侍读
  •     2013-3-13 16:29
  •   乔莱,宝应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二月四日,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七月二十一日,字子静,号石林,又号石柯。父可聘,官至河南道御史。 “以伉直著声”,史称其“廉直著声,为清流标鹄” ...
  • 宝应的大慈善家孙荫庭
  •     2013-3-11 15:23
  •   浙江宁海县东南濒海的一座山峰上,有一庙宇临海而立,庙里一尊塑像正襟危坐,面对浪涛拍击的海堤。大海中的浪花似人们的无限眷恋,在声声呼唤着孙荫庭的名字。  孙荫庭,江苏宝应人,1890年生。幼年师从乡先贤 ...
  • 甓湖之珠李藻先——扬州宝应历史名人
  •     2013-3-11 09:33
  • 顺治十二年的冬天,宝应射阳湖畔、箕山之隈,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老人,向人打听竹溪草堂的所在。这位老人就是明末清初大名鼎鼎的文坛领袖、正在为反清复明大业到处奔走的前礼部尚书钱谦益 ...
  • 黄廷海,中国百杰画家
  •     2013-3-9 08:35
  •   家住南京市中山南路689号的黄廷海,去年他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证书编号也是689,这让他又惊又喜……  黄廷海1944年生,江苏宝应人,幼年移居南京,当代著名学者画家、美术理论家、鉴赏家。现为中国美术家 ...
  • 汉室七十三世孙刘鼎川与宝应
  •     2013-3-7 14:48
  •   “君子之泽,无世而斩”,孟夫子之语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留给后世的箴言。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朝廷更迭,多少帝王之胄、贵族后裔升沉枯荣其中,而随长江大河的淘洗杳然烟波矣。风流余韵不在,但作为具体的人 ...
  • 宝应与“陆稿荐”、“菜根香” 源远流长
  •     2013-3-5 17:12
  • “陆稿荐”是苏州的百年老店,以“酱汁肉”名扬姑苏,“菜根香”是扬州的“中华餐饮老字号”,以“扬州炒饭”蜚声中外,两个店名的由来,各有着不同的说法,而事实上它们可能都与清代名臣方观承在宝应的一则轶事有关 ...
  • 《珍珠塔》与宝应乔氏
  •     2013-3-5 09:20
  • 清康熙六年(1667),宝应人乔莱(1642-1694)考中进士,后来试博学宏词一等,授翰林院编修,少年得志,好不荣耀!富甲一方的乔家大兴土木,营造宅第园林,家人进出的通道亦被称为官巷。堂堂的乔府当然要面南,于是大 ...
  • 值得宝应人怀念的风雅知县叶燮
  •     2013-3-5 09:17
  •   叶燮(1627~1703)中国清代诗论家。字星期,号已畦。嘉兴(今属浙江)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为宝应知县。不久落职,后纵游海内名胜,寓佛寺中诵经撰述。主要著作为诗论 ...
  • 宝应老街古巷系情怀——关于古城保护的观察与思考
  •     2013-3-5 09:13
  • 翻开航拍的宝应城区地图,那纵横交错的老街古巷密如蛛网,交织出安宜古镇昔日的繁盛景象。条条小河蜿蜒曲折襟带其间,座座小桥如虹卧波沟通往来,更添几分灵动秀美平安宜居的雅韵。如果把老街古巷比作古城的骨架,那 ...
  • 周实与民国第一案
  •     2013-3-4 15:06
  • 周实,字实丹,号无尽,宝应曹甸人。髫年之后,举家从宝应塔儿头迁自山阳(今淮安)车桥。南社社员,同盟会会员,革命党骨干。宝应新编县志有传。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时值十八岁的周实与其友阮氏积极策划光复 ...
  • 宝应文化之渊源及其与国学和诸子百家
  •     2013-3-4 09:13
  • 一、宝应文化的渊源 据我考证,在新石器时期,宝应文化按地域应属于江浙文化区苏中部的青莲岗文化,但由于石犁的发现(石犁由浙江良诸集团发明),表明它属于浙江良诸文化。我们这里的先民,是良诸集团远征山东失 ...
  • 王式丹诗咏纵棹园
  •     2013-3-4 09:10
  • 人们都知道王式丹是一位花甲状元、科举魁首,殊不知王式丹更是一位著名诗人,而且是当年被誉为“天下第一”的诗坛泰斗。 王式丹写诗很早,成就很高。二十几岁就蜚声诗坛,被称为“江左三小凤凰之一”、“江左十五 ...
  • “新学”翘楚刘启彤
  •     2013-3-4 09:03
  • 光绪十三年闰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1887年6月12~13日),在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大厅内,举行了两场别开生面的考试。与传统的科举考试不同,这次没有考四书五经或八股诗文,而只作关于边防、史地、外交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