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文学艺术宝应文学
订阅

宝应文学

  • 微小说|变
  • 2018-11-15 09:35
  • 三个老太太正在一幢楼房面前马路边上长椅子上坐着休息,背朝楼房。突然从他们身后传来一阵吵杂声,他们一起转身向远处看去,只见四楼有一位女子,怒气匆匆,向楼下砸东西,一样一样的向下抛,嘴里还在不停地骂着人:“你滚!我再也不想见 ...
  • 怀念我的小学一一柳树小学
  • 2018-11-14 11:28
  • 怀念我的小学一一柳树小学文/云清1228母校故地生新物难觅笑语读书声校东校西还相识儿时记忆犹更深青砖红瓦燕啄窝声声悦耳育树人场中红旗向太阳启蒙奋斗伴今生再忆同窗儿朗伴抬腿斗鸡赛虎犊放学提蓝割猪草麦田沟边煮蚕豆岁月沧桑几十载虎 ...
  • 王兆军(蝶衣)诗词(二)
  • 2018-11-13 16:15
  • 王兆军,网名蝶衣,宝应人。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林》、《诗词杂志》《星星·诗词》、《诗文杂志》、《伊犁晚报》等其他报刊。【七绝】秋山 微雨新晴秋色净,烟沙碧水映丹霞。白云满径无人扫,古寺钟声惊落花。【七绝】阙题 春水红 ...
  • 闲话养狗
  • 2018-11-10 15:58
  • 我们宝应和许多地方一样,有养狗的传统和习惯。以前,城上乡下都养狗。尤其是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喜欢养土狗,俗称家狗、草狗。家狗除分公母外,还可以毛色分为黑狗、白狗、黄狗和灰狗等;以体型分为哈巴狗、狼狗等。主要用于看门守夜, ...
  • “节俭”家风代代传
  • 2018-11-9 15:05
  • 儿时,我常常听奶奶谈及勤俭持家的往事,尤其是奶奶“节俭”的优良品德,一直深深的留在我童年记忆中,打上终身难忘的烙印。解放前,我家祖祖辈辈靠租种佃田维持生计,夏秋大忙一结束,奶奶就到上海纱厂做临工。在我父亲6岁,姑妈出生还 ...
  • 宝南湖,你的美我该怎么形容
  • 2018-11-9 10:38
  • 今年春天,随着宝应县体育公园的建成,宝南湖工程也告结束。带着怀疑,也带着好奇,我前往一探究竟。不多远,就看到巍巍高大的体育馆,其规模之宏伟、设计之新颖、造型之别致,是一般县级城市所不能及的。顷刻间,我不再怀疑,迈着脚步径 ...
  • 我的初中一一天平中学
  • 2018-10-30 17:13
  • 我的初中一一天平中学文/云清1228少年有缘聚同窗苦读三载各西东伫立门前意万重多少同学曾入梦弹指青丝成白发三十华年负东风身沾风尘今来逢四面光景己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一道残阳半面红
  • 最美不过广洋湖
  • 2018-10-29 15:33
  • 我望着鱼儿争相跃出水面的场景,彻底感受到水乡的独特魅力。站在河堤上,淡淡的荷香拂面而来,金色的小犬在菜地里肆意地撒欢,憨厚的养鱼人蹲坐在门前,呼吸着阳光,吞吐着希望。总有一种置身在油画中的层次感。看怒吼的芦氾河,沿着黑黝 ...
  • 夜游
  • 2018-10-26 16:39
  • 白天像陀螺一样忙得滴溜溜地转,为事业,更是为生活,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少得可怜。所幸,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夜班,因而,夜晚便属于我了!对于我来说,夜晚特别珍贵,只有在夜晚,我才是我自己,只有在夜晚,我才摆脱机械性,恢复人的 ...
  • 秋风起,桂花浓!曹甸集镇桂花香
  • 2018-10-25 15:24
  • 俗话说:“秋风起,桂花浓。”每当我行走在泾安公路曹甸集镇段的晨化大道上,秋风拂过,一阵阵浓浓的桂花香,扑面而来,散发着浓郁、持久的芬芳,让人瞬间神情气爽,心情特好。我的家乡曹甸,是全国重点镇,年年加大集镇建设的投入,集镇 ...
  • 访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 2018-10-25 09:32
  • 那日雨后,我和女儿乘车穿过热闹而拥挤的叶挺路,车子一路驶向城西,高大而单调的水泥大厦少了,炎热渐渐退却,街道变得古旧起来,绿色渐渐多了,两边梧桐粗壮无比,雨后的阔大绿叶在风中快活的舒展。斑驳的墙壁,地头的绿苔,老旧的电线 ...
  • 不尽的追思——怀念恩师江潮君先生
  • 2018-10-23 16:19
  • 2018年10月19日,原宝应实验小学62届四班和63届四班的部分同学近二十人在宝应实验小学文杏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江潮君老师追思会”。这次活动的动议是我提出的,而我是从老三届这次毕业五十周年聚会的微信群中突发此想的。老三届活动中资 ...
  • 40年检察情:一张旧照,一段往事
  • 2018-10-23 16:13
  •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0年的6月份,我印象十分深刻。我们四个女干警其实是两组办案人员,我们一组是返回城里,她们是下乡来摸排线索的。在渡河的时候偶遇,正好随行一名干警带了相机,所以就留住这美丽的一刻。”看着这张青春洋溢的照片, ...
  • 执行那些事儿:孤军奋战在丰县
  • 2018-10-22 15:06
  • 江苏丰县是汉高祖刘邦的发祥地,在汉代享有免赋的待遇,真是“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这里又是苏鲁皖豫四省结合部,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谚云:“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丰县某生物发电厂久拖宝应一公司的煤款达一百多万元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