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免费注册
开启辅助访问
宝应晓得
帮助中心
官方博客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首页
Portal
文化
旅游
文艺
专栏
公益
头条
晓得
你哈晓得啊?晓不晓得都来吧!
更多
投稿
宝应风情
宝应历史
宝应名人
宝应美食
宝应电话114
扬子晚报阅读
宝应地图查询
宝应天气查询
宝应快递查询
搜索
搜索
热搜:
高铁
运河
文明
安全
宝应人
小学
幼儿园
宝应湖
荷藕之乡
宝应站
历史
美食
泰山殿
航拍
宝应话
荷花
微电影
方言
文章
用户
安全验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宝应生活网
›
首页
›
文学艺术
›
宝应文学
订阅
宝应文学
十年一梦忆高考——我的1977
2017-10-30 14:12
我是一九六七届高中毕业生。十年文革,同全国大批莘莘学子一样,离开了课堂,上山下乡修地球,种地、施肥、插秧、割麦、挑河,什么农活都干过,后来组织上安排到信用社做会计,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有吃苦耐劳精神,被调至宝应县人民银行工 ...
做你生命里的点灯人
2017-10-30 14:06
每天,夕阳西下,李利带着梯子把街灯一个一个点亮,照亮了夜晚,也温暖了在屋子里往外看风景的人。这是一幅多么温情的画面,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动。在孩子的生命里,我们是否也能做一个点灯的人,把一本本优秀精美的绘本带到孩子身边,就好 ...
家有讨喜宝
2017-10-30 14:01
我家有个讨喜宝,她的名字叫莞莞。关于莞莞的名字,有这样几个由来:1.“莞”字音同“晚”,她是我家的小女儿,跟姐姐整整隔了10年才来,来晚了一些。2.“莞”取自成语“莞尔一笑”,希望她长大能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麻麻中了《甄嬛 ...
秋天的诗章
2017-10-29 15:31
站在秋天里,听秋风的吟唱,金黄色的色彩,铺满了山坡、田岗。季节的金镰,闪耀着亮丽的光彩。将永恒的乡村岁月,丰收的喜悦与祝福,永远的定格在田埂上。南飞的雁阵,飞过记忆的头顶。开始了又一次的远行。傲放的秋菊,并没有因为百花落 ...
重阳(绝句两首)
2017-10-28 08:17
九九重阳去踏秋,登高放眼望神州。菊花含笑迎风立,傲与晨霜竞自由。(七绝仄起,首句入韵;依平水韵,十一尤)——杨德春,拙笔于丁酉年,农历九月初九,辰时 又逢重九菊花开,朵朵金黄笑满腮。独坐南山千里外,围炉煮酒等君来。
夜阑书香
2017-10-27 14:16
当年少时的轻狂如书页般张张翻过,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一如夏日夕阳下湛蓝却又波澜不惊的湖水,轻快的脚步也早已懒于游离于繁华的街头。一天繁忙后的夜读是我最惬意而安宁的时光,读书总能让我内心深处保留着一抹清凉,像春燕衔泥筑巢般筑 ...
真情厚谊汇拙著——写在《难忘的青春岁月》出版之际
2017-10-25 08:46
我出生在泾河镇张北村三星庄。1952年到张桥小学读书。1958年考进宝应师范学校。是年底,县委宣传部从师范抽调10名学生到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学习,我是其中之一。后分到《宝应报社》工作,负责记录新闻,经常和中央文化部下放干部孟汉英下乡 ...
霜降
2017-10-23 15:39
暮秋将尽露成霜,我自登高送夕阳。谁说西风无爱意,菊花遍野吐金黄。(七绝平起,首句入韵;依平水韵,七阳)——杨德春,拙笔于丁酉年,农历九月初四,今日13时27分霜降。暮秋将尽露成霜,我自登高送夕阳。谁说西风无爱意,菊花遍野吐金 ...
山海关,不仅仅是关(散文诗)
2017-10-23 09:15
山海关,依燕山,天下第一关。它山海相连,构筑万里长城的铜墙铁壁,抵御外敌来犯。关里,汉文化的根基,华夏民族的摇篮。关外,关住草原的疯狂,关住扼杀文明的野蛮。吴三桂一怒为红颜,洞开山海关,清兵南下、铁骑践踏,扬州十日,嘉定 ...
松风石壁访寺僧——读明代朱讷《过宁国寺访僧》
2017-10-20 09:09
宝应历史悠久,古刹也很有名。宁国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的佛寺,迄今已有1380年的悠久历史。明代的宝应举人朱讷曾到访宁国寺,拜访寺中的僧人,便留下了这一篇《过宁国寺访僧》。作者是以一个世俗举人的眼光看待佛法。也许这一句, ...
沉寂的荷塘
2017-10-19 10:39
秋伸出冰冷的双臂拥抱寒冬光秃秃的枝丫站着一群黑压压鼓噪的乌鸦清冷的荷塘枯叶散乱零落紫燕随浮云飘去蜻蜓的影子沉入荷塘深处不歇的蛙鸣已成旧事鱼虾在水草丛中追寻它们逃遁的踪迹塘边的野菊花随风摇曳拒绝一场雪的光临采莲曲的余韵袅绕 ...
向乡土致敬!品读宝应作家徐汝清散文集《荷乡之梦》
2017-10-14 15:31
我以“向乡土致敬”作为本文的题目,是源于著名学者于丹女士于2013年在宝应县小官庄镇参加“弘陶书法艺术馆开幕典礼”上所作《向乡土致敬》演讲的主题。在宝应文学界,只要提到作家徐汝清,大家都会给予这样的评价:专事乡土文学创作、专写 ...
从一坛老酱所想到的
2017-10-13 09:32
一天的午后,我接到老家“山芋腔苏北菜”酒店经理的电话,说我为该店写的美食评语被采纳,并获赠老酱一坛。这突来的惊喜,使我情不自禁地回想到了从前往事……20年前的农村,家家主妇都会做老酱,几乎每餐都少不了它,烧、炒、烹、炸、烩 ...
亲历宝应祭孔大典
2017-10-12 09:35
8月26日,在孔子生辰即将到来之际,由宝应县博物馆等承办的“杏坛下-青春里”祭孔大典在学宫举行。学宫位于县城小新桥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主要建筑有迎秀门、状元桥、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经阁 ...
野菊花,深秋燃起的火苗
2017-10-11 15:24
年怕中秋,月怕半,转眼中秋节已过,桂花香消韵损,蒹葭苍苍,枯荷瑟瑟,红枫滴血,鸟鸣喑哑,太阳变得慵懒起来,夜越来越长,白天越来越短,一时兴起,给你一点温馨和煦的光,不高兴就躲进云层,把半壁江山,拱手让给厚积的乌云,任由其 ...
1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 135
/ 135 页
下一页
那时正青春(一)
十哭发小
垄上夕拾之一:扣饭
拜谒“铁人”
宝应记忆:抬夯号子
相关频道
宝应文学
宝应摄影
宝应书画
文艺资讯
宝应头条
关于举办《那时正青春》读后感征文评选
一部长篇励志纪实文学《已耕岁月》以作者周以耕的人生特殊经历和非凡的创业史,打 ...
一封家书定乾坤
春节宅家整理杂物,忽地见到一封女儿二十多年前的来信,眼睛为之一亮,特别亲切。 ...
父亲的回忆
父亲离开我们虽然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 ...
我曾和秦怡老师见过面
2022年5月9日,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秦 ...
我的大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的大学梦随着“炮·打司令部”的炮声,在 ...
熬秋
1983年的夏天相当炎热,好不容易盼到立秋,秋高气爽还会远吗?立秋这一天,宝应有 ...
青春那些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难忘的,有趣的,会不时地萦绕于心。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 ...
网课间的乒乓乐趣
眼下,又一波疫情袭来,在全国不少省市肆虐。许多中小学生不得不重归家庭,接受线 ...
更多>
频道精选
两瓶茅台酒的故事
夕阳霞光尚满天
人性的证明
感受“老大哥”
春天的故事:我的1985
女儿的悲欢考研路
十哭发小
母亲无坟,去哪祭扫?
脱兔
星星知我心
内桥2号
万里行之成都
大西北万里行之宁夏
大西北万里行之青海
大西北万里行之新疆
函授趣事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QR Code
手机扫一扫 体验极速触屏版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116-008-5805
周一到周日 8:30-20:30 (官方QQ)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8-2025
宝应生活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18897号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084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