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 名声鹊起的何开文
  •     2012-11-21 17:36
  • 何开文是我走得比较近的文友,好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认识的,如果记忆没有错误的话,应该就是微型小说为媒认识的。印象中,我给他的集子写过代序,给他的作品写过评论,我还三次去过他家乡宝应,第一次是应邀去讲课;第二次是去挂牌“中 ...
  • 天下人服的状元王式丹
  •     2012-11-19 17:23
  • 王式丹,字方若,号楼村,是宝应唯一状元。殿试时,王式丹卷列第五,康熙指名阅读会元王式丹试卷,读后大加奖评,称“文字绝好”。问群臣,“此卷作卷头,天下人服否?”群臣皆对曰:“无有不服者”。遂拔置第一 ...
  • 宝应一寸巷
  •     2012-11-16 17:56
  • 在江苏宝应县城北门外大街西侧,有一条一寸巷,长约20余米,一眼能望到头。巷子虽然不长亦不宽,但以“一寸”二宇冠名实在令人费解。询问几位祖居此地的老者,得知“一寸”原系“驿丞”。这一寸巷周围乃古安平驿站旧 ...
  • 古人咏宝应
  •     2012-11-16 17:55
  • 遇宝应县新开湖 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 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题宝应县 唐雍陶 雪楼当日动晴寒,渭水梁山鸟外看。 闻说德宗曾到此,吟诗不敢倚阑干。 ...
  • 话说宝应五条街
  •     2012-11-16 17:54
  • 在我们宝应县城中心区有一处胜迹叫“五条街”,是由城隍庙街、张仙庙桥、军民街、东门大街和鱼市口交汇形成的。过去,县城有十处名胜,而“五条街”排在第五,可以说五条街道交汇,不仅在宝应,就是在兄弟县市的街巷中也是鲜见的。
  • 西安丰文化——民间舞蹈莲湘舞
  •     2012-11-16 17:53
  • 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宝应县志》和《盐城县志》记载,打莲湘是本地的传统民间舞蹈。据传说,地处水乡的西安丰,千百年前湖荡中就盛产荷藕。每年的六、七月份,农民划着小船进湖荡采莲蓬,往往都手持一根竹竿,用 ...
  • 收复宝应城——宝应历史变迁
  •     2012-11-16 17:52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守宝应县城40多名日军退至徐州。伪军孙良诚部一0六团及宝应县伪保安团2000多人固守县城,黄浦、八浅据点的伪军亦退缩至县城。1945年8月16日,根据苏中区党委指示 ...
  • 飞桥连山海——记京杭大运河宝应大桥
  •     2012-11-16 17:51
  • 相传宋真宗年间,宝应运河西瘴气聚合、瘟疫猖獗,而隔河对岸却是碧树芳草蝶舞蜂鸣。河西人执拗地认为,东岸的祥和太平是河东都天庙里的菩萨赐予的。仁宗年间,运西人终于也造起一座都天庙,庙里亦供奉一尊着铠持械的 ...
  • 民俗文化——宝应民间庙会
  •     2012-11-16 17:51
  • 过去,遍布城乡的庵观寺庙是老百姓的公共活动场所,泰山殿等著名寺庙还是宝应的名胜古迹。人们借菩萨过生日举办庙会,其时将庄严隆重的祭神祈福活动、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表演和规模浩大的商贸集市交流三者融为一体。 ...
  • 历史见证宝应叶挺路
  •     2012-11-13 16:35
  •   高速发展的宝应城已经形成“五纵九横”的交通网络,它的主干道从新西门向东达淮江公路的叶挺路。它是宝应的神经中枢,反映着宝应人民的喜怒哀乐;它也是历史的晴雨表,反映了宝应城的兴衰变迁。  叶挺路是宝应 ...
  • 刘夜烽——宝应籍书法家、诗人
  •     2012-11-13 16:34
  • 刘夜烽,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宇蕙风、抑烽,别号暗香室主人、无半车书斋主人。1920年6月生于江苏宝应。幼年从父皖生公学欧、苏楷书。1935年人扬州国学专修学校读书。从师 ...
  • 运河之称宝应始
  •     2012-11-13 16:33
  • 唐开元年间,新科进士储光羲任安宜尉,赋诗《安宜园林献高使君》表达对一位隐退官员的劝慰。其中两句“十里次船楫,二桥通往来”记录了当时安宜县城的繁华美景。二桥,指的是今人俗称的大 ...
  • 船是水乡人的“腿”——宝应湖风情
  •     2012-11-13 16:33
  • 乡谚云: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于打铁磨豆腐这两个苦行当我们不甚了然。船是水乡人的“腿”,我们祖父及父辈又曾有撑船史,耳染日濡,对撑船之苦便有很深的感受。在那数九寒冬,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汉子们要 ...
  • 宝应老城墙探幽——扬州历史记忆
  •     2012-11-13 16:31
  • 据《县志类编》记载,宝应有城从南宋始。而著名经学大师、《宝应图经》作者刘宝楠则认为,宝应城应始于唐。我更多的是赞同刘宝楠的观点。唐诗人李嘉祐在《送皇甫冉往安宜》诗中有“君向白田何日归”及“山馆空城闭落 ...
  • 探幽宝应甘罗庙——扬州民间文化
  •     2012-11-13 16:30
  • 说起我国古代神童,最早大概要数项橐,《史记》中说他“七岁为孔子师”。其后就是十二岁时被秦始皇封为上卿的甘罗了。按周朝的官制,上卿是最尊贵的诸侯臣。秦沿袭周制,还是个娃娃的甘罗当上如此显赫的高官,是十分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