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应生活网 首页 宝应文化
  • 宝应刘氏五之堂
  •     2013-12-18 11:13
  •   宝应县城西三元巷北段,与姜家巷平行,有一短巷口,向西走到底,可见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清代民居。门口有一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标牌,上写“刘氏‘五之堂’”。根据记忆,现在钉有红色标牌的门是这组建 ...
  • 郝更生,宝应走出的奥运代表团团长
  •     2013-12-17 16:28
  • 在宝应曹甸镇你不能忽视一个姓氏——郝。郝姓在《百家姓》排列第77位,但在曹甸却是大姓,走在曹甸街头,一竿子扫下去,十有八九会打到姓郝的人。在曹甸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叫“无‘郝’不成席”,郝姓人丁众多由 ...
  • 百听不厌的宝应民歌 《九九艳阳天》
  •     2013-12-17 13:52
  • 优秀的音乐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远不会在记忆中褪色;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叙述着跌宕起伏的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传奇。 ——题记
  • 刘长梅:廖徐村里“好媳妇”
  •     2013-12-17 09:05
  •   提起好媳妇刘长梅,在射阳湖镇廖徐村无人不晓。刘长梅出生于广洋湖镇南亭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3岁时父母就相继去世,年幼的她吃尽了苦头,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1986年经人介绍,刘长梅嫁到了 ...
  • 宝应氾光湖方言中的m尾
  •     2013-12-16 10:11
  • 宝应地处江苏中部,是扬州市最北部的属县。氾光湖乡位于宝应县城的南部、京杭大运河西,是氾光湖中的一个岛。该乡现有人口约一万六千人,其中除千余名祖籍为苏、鲁交界处微山湖一带的渔民(集中居住在朱港渔业村和大汕子 ...
  • 宝应土语杂谈
  •     2013-12-16 10:02
  • 宝应方言该属北方话的江淮官话区,但是有许多入声字。宝应境内的语调其实有点“杂七八拉”,南边与高邮搭界,所以像子婴河、夏集等乡镇的语言便是“高邮腔”;北边和淮安接壤,则山阳、黄浦、泾河、曹甸、安丰等地说 ...
  • 宝应方言万能动词——搝
  •     2013-12-16 10:00
  • 搝,形声字,左形右声,从手臭声,音qiǔ。宝应方言保留了该字的古音古义,是本地人口语中万能动词,兼有“搞”、“弄”、“做”、“打”、“整”等常用动词的意思。 该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都没有收 ...
  • 失据的公路 宝应氾水探访袁术墓
  •     2013-12-15 08:32
  •  那天,我与友人陈卫东先生相约去氾水探访袁术墓。 古镇氾水坐落在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畔。我坐在的士上,咀嚼苏东坡表兄弟笑笑先生那首《袁术》: 四代司空倚世劳,可嗟不肖事奸豪。 妄云名字与谶合,直 ...
  • 晨怡美点 香飘宝应窗口
  •     2013-12-14 11:38
  • 早晨,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应该有着美好的生活。 一弯曲水,一片芳草,一桥,一廊,一亭,已使人驻足在晨光里。而给人以愉悦的生活享受,便是对面晨怡的美点了。 清早,大厅里,包房里已是热气腾腾了,一笼笼地 ...
  • 宝应人吃蟹
  •     2013-12-14 11:36
  • 宝应是产蟹的地方,宝应人也善于吃蟹。据一些扬州食谱记载,用蟹制作的常用菜肴,就有清蒸蟹、炒蟹线、雪花蟹斗、蟹子豆腐、蟹黄扒鱼翅、蟹粉狮子头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蟹自湖至者为湖蟹,自淮至者为淮蟹,淮蟹大 ...
  • 故乡宝应的水
  •     2013-12-13 10:31
  • 一晃迁居城市多年了,岁月漫漶人生匆匆,看惯了城市的车流高楼,可心底牵挂的依旧是故乡的一抹春色、一泓滟波。随着时光的流逝,故乡宝应清清水荡、接天水光,不仅没有在记忆的底板上褪色 ...
  • 徐树建 从美丽荷乡走出来的才子
  •     2013-12-13 10:29
  • 徐树建同志是故事界、微型小说界颇有名气的专业作家。今天,宝应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为徐树建的悬念故事集《老爷子的三个嘱咐》举行新书研讨会,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我和徐树建是同乡,也可以说是同村人 ...
  • 依水而居 水乡人捕鱼
  •     2013-12-13 10:25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宝应是闻名的鱼米之乡,西湖东荡,河沟渠塘,构成一个偌大的水网,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俗说:“千年的草根万年的鱼籽”,有水就有鱼,水多鱼就多。历史上,藕蒲柴鱼是水乡人的生产主业,捕鱼是 ...
  • 优良藕种“美人红”的美丽传说
  •     2013-12-13 10:17
  • 相传很久以前,天宫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来到瑶池,感到很寂寞,于是带着荷花仙子驾着祥云到外面散心。他们到了宝应地区的上空,看到这里河网密布,湖荡交错,芦苇青蒲茂密葱笼。玉皇大帝连声称赞:“此景甚好,妙哉 ...
  • “紫圆”慈姑
  •     2013-12-13 10:15
  • 宝应,不少人把慈姑写成茨菇,文化人一看,说写錯了,因为慈姑有个傳说故事呢。 古时候,宝应地区是大海,淮河冲涮下来的泥沙逐年淤积成一块块平原,也就逐渐有人居住。可是东海龙王打个喷嚔,海边也会掀起巨浪, ...
  • 千年古刹宝应宁国寺的历史传说
  •     2013-12-11 08:29
  • 据宝应县志记载,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637年),由无尘和尚开山。原名宁国禅寺,后易名为宁国教寺,迄今已有1368个春秋。原址在大新桥东,叶挺路北侧。面临大街,背倚城墙,前后共六进,寺房计数百间,有“跑 ...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