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免费注册
开启辅助访问
宝应晓得
帮助中心
官方博客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首页
Portal
文化
旅游
文艺
专栏
公益
头条
晓得
你哈晓得啊?晓不晓得都来吧!
更多
投稿
宝应风情
宝应历史
宝应名人
宝应美食
宝应电话114
扬子晚报阅读
宝应地图查询
宝应天气查询
宝应快递查询
搜索
搜索
热搜:
高铁
运河
文明
安全
宝应人
小学
幼儿园
宝应湖
荷藕之乡
宝应站
历史
美食
泰山殿
航拍
宝应话
荷花
微电影
方言
文章
用户
安全验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宝应生活网
›
首页
›
宝应文化
订阅
宝应文化
下级分类:
宝应风情
|
宝应历史
|
宝应名人
|
宝应美食
|
宝应文艺
|
宝应旅游
你可曾埋怨过:菜真咸!汤太淡!
宝应风情
2018-1-22 14:31
后来听大人说起过,我们宝应算是苏中地带苏北里下河区域,属于淮扬菜系,就是偏甜偏咸的风格,老祖宗也是这么一路吃下来的。那时候家里偶尔来了尊贵的远亲或是客人,会临时去菜市场买些贵的好的荤菜回来,负责烧菜的我的奶奶,马上就显得 ...
远离宫斗、笃志经史的王懋竑
宝应名人
2018-1-18 09:23
被誉为清代程朱理学研究翘楚并对清扬州学派有开创性贡献的王懋竑是一个值得崇敬的人物。王懋竑,字子中,清宝应县人,人称白田先生,叔父王式丹是宝应唯一的状元。他生于康熙七年(1668),四十一岁中举,五十一岁成为进士。王懋竑无疑是 ...
记忆中的滋味:当我们谈论豆沙包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些什么?
宝应风情
2018-1-17 14:27
回想起来,儿时的小吃我最爱的大约就是豆沙包了。多少年了,不只是我的家人和朋友,就连我自己也很奇怪,我这样喜欢吃豆沙包的人,竟然会不愿意碰一下赤豆元宵或者绿豆汤,还有冷饮中的赤豆冰棍。我那会儿也真是个犟驴脾气,常常是宁可饿 ...
大宝应的小面馆!咦,怎么满大街的面馆里,总有位漂亮的老板娘?
宝应美食
2018-1-16 15:24
昨晚童语心血来潮,提议要不要来个父子夜游街,我正好也坐得久了,顺势说,这个阔以有。一圈转下来,竟然看见好几家路边店的门楣上,挂着氾水长鱼面的招牌,童语问他们都是亲戚么?哪一个才是最正宗的撒?我说好像听说开马面的是亲戚,长 ...
宝应纪事:宝应宁国寺内宝物多
宝应历史
2018-1-16 13:24
大约是在2004年4月的一天,宝应县城内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本地城乡及周边地区的僧众、善男信女们齐聚宝应宁国寺,济济一堂,盛况空前,人们都想一睹从台湾赴宝应供奉的佛陀舍利。上午9时58分,佛陀舍利在台湾弥勒内院住持宽裕长老一行护送 ...
宝应安丰卜页:最是那一缕豆香惹人醉
宝应美食
2018-1-15 13:31
宝应县西安丰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境内的若干小荡,河网交错,大小湖荡星罗棋布,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美丽如画的风景、独特的水乡环境,孕育了西安丰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产业,尤其一种豆制品更是令品尝过 ...
宝应纪事:纵棹园里传说多
宝应历史
2018-1-15 09:54
说宝应纵棹园里传说多,是因为在这座私家园林里曾经发生过许多事件,也为纵棹园增添了神秘色彩。在纵棹园大门的两侧,雄踞着一对洁白、威严的石狮。据传说,古时在宝应的城北,有一家豆腐店,店主人每晚做好两缸用于次日出售的豆腐脑。有 ...
菜饭是百吃不厌的!
宝应风情
2018-1-13 08:50
如果有一种东西既包括可以当饱抵饿的主食,又有可供品味尝鲜的菜肴,且能荤素搭配,让人百吃不厌,我认为,那就是菜饭了。几十年前,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农村,如果吃上一顿菜饭,那柴草灶烧出来的菜饭,那是何等美妙的事呀!盛上一大碗, ...
宝应子婴河的故事与羊肉美食
宝应风情
2018-1-12 14:58
在南水北调工程宝应站与高邮市界首镇之间的运河东堤上,有一座子婴闸,闸下是子婴河。河水扬波一路东去,穿过宝应夏集镇,经高邮临泽镇折向东北,至兴化境内,过沙沟镇,经广洋湖,取道宝应射阳湖镇,注入射阳湖。这条穿越三县市的河流, ...
宝应方言札记:吹堂灰找裂马缝
宝应风情
2018-1-11 10:44
“吹堂灰找裂马缝”是宝应人常说的一句俗语,说的是没事找事,挑毛病,吹毛求疵,与“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差不多。这句话还有一个言外之意是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愚蠢行为。据说这句话的由来是出自一个传说:位于安徽明光市柳巷镇浮山灵岩 ...
想起宝应核桃乌
宝应美食
2018-1-10 11:04
离开宝应以后,根生土长的宝应人和我一样,常常想起核桃乌……今天晚来天欲大雪,每逢大雪,我们异常兴奋,基因里有一种酶仿佛经过发酵,暄腾起来,抑或羡慕古人的生活情调吧。你看,绿蚁翻腾的家酿酒配上红红的小火炉,香气与温热虽绕梁 ...
于子洲,辉煌与梦想三十年
宝应名人
2018-1-4 15:36
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子洲,这位革命老区成长起来的农民后代,1986年3月,肩负着曹甸镇党委、政府的重托,走上创办化工厂的艰辛道路。从一个只有两间平房,8名职工的家庭式小作坊起步,发展成集科研、中试、生产、 ...
三访宝应清真寺:撩起那云遮雾罩般的面纱
宝应风情
2018-1-3 09:31
宝应城南罗巷口中伊斯兰教清真寺给人的神秘感,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产生一探究竟的迫切之情。虽然已过去十多年,此间不但没有消减,而且与日俱增。所幸我俩都被聘为《安宜镇志》的责任编辑。因工作任务所系,今年终于得以前往走访,随之 ...
宝应地名中的“一”到“十”
宝应风情
2018-1-1 15:54
据乡老传言,宝应有十个地名可以从“一”排到“十”(包括谐音),很有意思,它们分别是一宿庵、二真宫、三宫殿、宁国寺、五条街、陆公馆、戚家汪、八宝亭、九华庵、石牌楼。笔者又参考了一些资料,将这十个地名略加诠释,如有不当之处, ...
情怀宝应十方阁:我的青春碎片
宝应风情
2017-12-29 13:37
十方阁者,非风景名胜,历史遗存,乃鄙人住过多年的一间陋室,只有十平米,故戏称为“十方阁”。别看它小不点儿,却承担过卧方、书房、婚房和产房“四合一”的重任。今每打捞青春碎片,便会深情地怀念它。上世纪的1952年春天,我结束土改 ...
冬至的味道
宝应风情
2017-12-28 17:30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每逢此时大家都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纪念之情。节日来临,在我们苏北地区可能免不了都要吃上一顿糯米粉包 ...
1 ...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154
/ 154 页
下一页
那时正青春(一)
十哭发小
垄上夕拾之一:扣饭
拜谒“铁人”
宝应记忆:抬夯号子
相关频道
宝应文化
文学艺术
连载专栏
宝应旅游
宝应视频
宝应公益
宝应头条
关于举办《那时正青春》读后感征文评选
一部长篇励志纪实文学《已耕岁月》以作者周以耕的人生特殊经历和非凡的创业史,打 ...
一封家书定乾坤
春节宅家整理杂物,忽地见到一封女儿二十多年前的来信,眼睛为之一亮,特别亲切。 ...
父亲的回忆
父亲离开我们虽然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他的 ...
我曾和秦怡老师见过面
2022年5月9日,中国百年电影史的见证者和耕耘者“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秦 ...
我的大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的大学梦随着“炮·打司令部”的炮声,在 ...
熬秋
1983年的夏天相当炎热,好不容易盼到立秋,秋高气爽还会远吗?立秋这一天,宝应有 ...
青春那些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难忘的,有趣的,会不时地萦绕于心。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 ...
网课间的乒乓乐趣
眼下,又一波疫情袭来,在全国不少省市肆虐。许多中小学生不得不重归家庭,接受线 ...
更多>
频道精选
宝应方言杂谈:老交易·老生活·老手艺
宝应方言杂谈:老家的“年供”
宝应方言杂谈:“二”字闲谈
文化宝应:消失的水缸
宝应方言杂谈:春天野花开
赶集
宝应方言杂谈:老家的年食
宝应方言杂谈:吃饭
宝应一宿庵得名再考
锔碗的小炉匠
宝应方言杂谈:饭桌上的土语之美
宝应的饼
宝应方言杂谈:“宝应爹爹”的烦恼
宝应方言杂谈:“虚大爹爹”的虚言虚语
红色宝应: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抗币”
宝应方言杂谈:牛年说牛
返回顶部
联系我们
官方QQ群
热门搜索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
QR Code
手机扫一扫 体验极速触屏版
个人中心
个人中心
登录或注册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成长历程
联系我们
网友中心
投稿专区
赞助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支持
资源下载
宝应搜索
极速云搜索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116-008-5805
周一到周日 8:30-20:30 (官方QQ)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手机版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8-2025
宝应生活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2018897号
苏公网安备32102302010084号
返回顶部